婴幼儿常见病鹅口疮辨认与护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婴幼儿常有奶瓣粘在口腔黏膜,无经验准妈妈较难跟鹅口疮辨别,容易忽视。鹅口疮继发感染较严重,以下介绍鹅口疮相关知识。
鹅口疮是婴幼儿的常见病,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在粘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的疾病,婴幼儿营养不良,身体虚弱时可发病,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症状表现:
1.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白色的斑块不易用棉棒或湿纱布擦掉。
2.在感染轻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痛感,或仅有进食时痛苦表情,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胃口不佳,啼哭,哺乳困难,有时伴有轻度发热。
鉴别:
本病应与滞留奶瓣相鉴别,口腔滞留奶瓣,其状虽与鹅口疮相似,但用温开水或棉签轻拭,即可移动除去奶瓣,而本病白屑不易擦去,若用力擦去,其下面的粘膜潮红,粗糙。
用柔软纱布沾湿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或者制霉菌素混悬剂,轻轻擦拭婴幼儿口腔内粘膜,每日三次。可借助压舌板拨开婴幼儿口腔方便操作。
加强营养,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注意饮食卫生,保持口腔卫生。
婴幼儿进食的餐具清洗干净后再蒸10~15分钟;
母乳喂养在喂奶前应用温水清洗乳头乳晕;而且应经常洗澡,勤换内衣,剪指甲,每次抱孩子时要先洗手;
婴幼儿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尽量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
适当户外活动,以增加婴幼儿机体的抵抗力;
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