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不同技术的全贴合屏幕手机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近几年手机行业大发展,各种技术名词充斥市场,“全贴合”估计是最为人熟知的了,但真正了解到的人不多,前不久魅蓝发布,千元机也用全贴合?有网友在论坛提问,本人下面给出一些简单说明,给大家购买提供一些参考。全贴合几乎是所有主流手机都在使用的一种工艺,但其本质工艺还有巨大差异,质量也参差不齐,厂家起的名字也层出不穷,如黑钻石屏黑瀑布屏,其实都是为了忽悠,要想了解全贴合先得知道什么是非全贴合。
要想了解全贴合先得知道什么是非全贴合。非全贴合的结构非常简单,它是由外层保护玻璃、触控层和显示层三部分组成,每层之间都会有空气夹层,所以会影响屏幕通透性,导致显示效果差,改变角度时常会出现大片的灰色
所以工程师就发明了各种全贴合技术,比如GFF,OGS,TOL,incell,oncell
其中GFF并不能算真正的全贴合,它仍是由以上三层组成,不同的是在非全贴合中,中间的触控层是有一块玻璃基板和两个导电涂层组成,而GFF则将其中的玻璃基板换成了两片薄膜,再将导电涂层涂在薄膜上,这样不仅降低了屏幕厚度,而且中间的缝隙用胶水粘合,没有了空气,减少了光线反射,自然不会有大灰屏了。只是显示层和保护玻璃间还有不少距离,因此还不能达到跃然纸上的感觉
随着工艺的进一步发展,触控层向上与保护玻璃合二为一,由过去的三层结构变成了两层,这就是OGS,比起有三层胶水的GFF,触控灵敏度有所提高,同时光线反射进一步减小,屏幕通透性更加,就是所谓的息屏美学
TOL采用了和OGS同样的结构,只是工艺流程有所差异,OGS是先将一大块玻璃基板强化,然后安装触控层,再将其切割成手机屏幕大小的小块,最后进行二次强化,而TOL则是先切成小块,逐个强化,逐个增加触控层,这会使每块屏幕的强度更高,但是成本增加,良品率下降,所有多数厂家会选择OGS
与上述两种相反,oncell和incell则是把触控层下移,集成在显示层中,技术门槛进一步提高。其中oncell的做法较为简单,把触控层放在紧贴显示层的最上端,与液晶像素之间会有一层彩色滤光片作为阻隔,就想把油倒在水面上,仍然有一条分界线
incell则是把触控单元和液晶像素之间混合在一起,就想酒精和水互溶,可使整个屏幕更加轻薄,只是由于技术更加复杂,incell必须加入单独的触控IC来保证触控功能的正常运行。
如果大家还不明白,那么就举例说明一下,从iPhone5开始所有的iPhone都采用了incell技术,而三星的AMOLED屏幕则采用了oncell,OGS和TOL则是大多数国产旗舰级的选用方案,至于GFF,只要听到是千元机还是全贴合,99.99%就是它了,这下好坏大家便有所区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