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用怎样的态度应对孩子贪玩不爱学习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孩子贪玩不喜欢学习是许多家长的苦恼,看着孩子每天放学或者时在假期时,书也不看、作业也不写,不是打开电脑玩游戏就是出去和小朋友们到处野,家长心里那个愁就不用说了。那么,我们应当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引导孩子呢?下面,我就将自己对状元、尤特长生、以及在某些方面有着特殊成绩孩子的家庭采访中总结出的经验,通过百度平台分享给大家。希望能够帮助到迷茫当中的家长。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大家都知道,在责怪孩子之前,家长也要想想,自己小时候是不是面对游戏的诱惑也一样难以把持呢,其实游戏对于开发儿童智力,促进学业业绩养成良好的团队配合精神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做家长的首先要在自己心中形成一个明确的态度,即适度就好。否则一味的阻挡孩子游戏,不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还有可能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导致孩子学业进一步的荒废。
这里,我们将游戏分为 类,需要家长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引导:
1,沉迷电子游戏类,对学习失去兴趣。
(特殊情况,需要进行强制措施,比如断网,设计密码等,即便孩子闹情绪,也要快刀斩乱麻,电子游戏不同于其他游戏,对智力有开发不假,但容易使孩子产生自闭心理,对身体发育也有诸多弊处,所以电子游戏属于特殊类别,这类情况比较常见,但是由于弊大于利,所以放在第一位说,下一环节中会给出解决方法。)
2.交互活动类,包括亲子游戏,小朋友之间玩闹和儿童娱乐场所等。
(合理适度,这类游戏对于孩子只智力开发,性格养成,提高情商,学会处理人际关系都有很多好处,所以如果孩子喜欢参加这类活动,只要支持就好,甚至可以说这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比学习更重要的一部分,家长也可以通过这类活动观察孩子在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有哪些需要 改正的地方积极加以引导,如果孩子比较喜欢这类活动,做家长的,只要帮助其把握尺度就好。)
3.独立完成类,包括手工艺品制作,声乐绘画等。
(这类活动是最直观,最有利于家长观察孩子智力水平,是否具有某方面才能的好途径,如果您发现孩子对这类游戏活动非常感兴趣,千万要把握住机会,不要让孩子的才能白白浪费掉,当然,在培养时也要注意不要太刻意,避免孩子把此类兴趣当作任务去做,那样会产生反作用。)
对于孩子过分沉迷于游戏,比如电脑,游戏机等,甚至彻底将学业放扔到一边,影响了学业的,强行阻止孩子去玩是效率最低的做法,因为孩子没有工作,家庭方面的压力。除了学校学习之外,空闲时间相对还是很多的,他们需要有一份兴趣来填补这些空闲时间。所以,与其百堵不成,不如换位思考,想想如何转移孩子的兴趣,或者淡化孩子对那些弊大于利游戏的兴趣。这类方法很多,比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没事儿时可以多带着孩子外出走走,这样即开阔了视野,增长了孩子的阅历,也会在无形当中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甚至让孩子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下面链接的内容,是我对一户状元家庭的采访实录。
2走进状元之家,探索成才之道。
也可以挑选一些孩子感兴趣,又能开发智力,培养孩子的游戏项目,比如数独,手工制作等,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孩子有没有兴趣,有时全靠家长引导,大多数孩子都是喜欢做有互动性质的,能和人交流的,能得到夸奖的活动。家长在挑选好活动以后,不能像个卖货的那样告诉孩子方法就完工,要和孩子一起去玩,互相比较,多夸奖夸奖。这样孩子的兴趣就会慢慢转移过来。
有句话叫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这句话非常好,在做游戏时,家长也可以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影响孩子,帮助孩子形成礼貌,谦让,团结等好习惯、性格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