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利润怎么做会计分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利润分配,指的是企业在一定的时期内对所实现的利润总额,以及从联营单位分得的利润。按照规定,利润是在企业与企业、国家与企业之间进行的分配。企业缴纳所得税后的净利润,企业有权自主分配。利润分配是对经营中资本增值额的分配。企业若存在尚未弥补的亏损,要先弥补亏损,再作其他分配。企业须在利润分配前偿清所有债权人到期的债务,否则将不能进行利润的分配。利润分配需兼顾多方的利益,尽可能地保持稳定的利润分配,秉承积累优先的原则,合理确定提取盈余公积金及分配给投资者利润的比例,使得利润分配真正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
第一步,缴纳所得税。
(1)计提所得税:
借:所得税费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2)缴纳所得税:
借: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贷:银行存款等
(3)结转所得税:
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费
第二步,将本年利润转入利润分配。
“本年利润”科目核算企业当期实现的净利润或发生的净亏损。企业期末结转利润时,应当将损益类科目的金额转入“本年利润”科目,结平各损益类科目。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的贷方余额为当期实现的净利润;借方余额为当期发生的净亏损;年度终了,将本年的收入和支出相抵,结出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即转入“利润分配”科目。借记“本年利润”科目,贷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若为净亏损则做相反的会计分录。结转后“本年利润”科目应无余额。
借:本年利润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第三步,提取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法定公积金是从净利润中提取形成的。其用于弥补公司的亏损、扩大公司的生产经营或转为增加公司的资本。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按10%的比例提取法定公积金;当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提取任意公积金是由股东会根据需要决定的。
借: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
——任意盈余公积
第四步,分配股利。
利润的分配应以各投资者持有投资额的数额为依据,每一投资者分得的利润与其持有的投资额成正比。股份有限公司是从累计盈利中分派股利,无盈利则不得支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应付股利
贷:应付股利
第五步,结转利润分配。
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一般应按照下列顺序分配:①计算可供分配的利润②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③提取任意盈余公积金④向股东(投资者)支付股利(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可以并入本年度分配。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贷:利润分配——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提取任意盈余公积
——应付股利
第六步,以盈余公积弥补以前年度亏损。
按照资本保全原则,企业若存在尚未弥补的亏损,应当首先弥补亏损,然后进行其他分配。
借:盈余公积
贷:利润分配——盈余公积转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