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对待3岁小孩的教育问题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3岁小孩,他已经开始有一定的思想和性格,他有时候叛逆,有时候倔强,对于孩子这些“不乖”的行为,我们家长该如何正确对待,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分享给大家,作为借鉴。
第一,我们家长要“正视“。正视孩子发出的需求,而不是任其发展。很多时候我们会发出”爱咋咋地“”看他自己的造化吧“”随便他吧,我管不了了“等种种牢骚,这些其实都是家长懒省事的表现。
我们家长与其拿起手机刷半天的朋友圈,还不如百度下有多少小孩都有这样那样的成长烦恼,学习一下聪明的父母都是如何化解的,而不是不作为。因为不作为就等于是不负责任。
第二,我们家长要”克制“。克制自己的暴脾气,小孩子不是附属物不是出气筒。
如果孩子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家长首先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来想这个问题;
其次不要把孩子当做是你的附属物,不是父母认为对的,孩子就认为是对的;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即使孩子真的做错了,也不要把自己由此产生的负面脾气,暴脾气洒向孩子,父母亲如果有一方这么做了,另一方一定要克制,因为3岁的小孩模仿能力极强,有一学一,这点很不好。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我的儿子也不例外,最让我头疼的他的吃饭问题。准确的说,他不是不吃饭,只是不能够好好吃饭。这其中的原因,我们分析一下,有以下两点。
一是老想着玩,思维活跃。这点其实我们应该感到庆幸,而且要保护他这个特点,好好的发挥他的特长。针对这一点,我们家长要争取机会,让孩子玩的尽兴,他不是那种傻傻的大胖小子,他能够清楚的告诉我他几天前吃过的面馆的位置,即使他现在大字不识一个,我觉得有必要带他去接触新鲜事物,尝试新东西,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孩子值得得到更好的教育。
二是他骨子里就不是一个吃货。这点很大程度上遗传了父母的基因。我们可以带小孩子一起尝试做饭的乐趣,不要以自己的频率压迫孩子的频率, 当然要立下规矩,不能一边吃一边玩,一边吃一边看电视等等,同时更要以自己的爱和包容赢得孩子的爱和理解。
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家长发脾气的次数要减少,而且不能够带脏字,夫妻之间的吵架更不能当着孩子的面,尽量减少”不要“这个词的使用频率。
当和小孩子发生分歧的时候,首先要站在小孩子的立场上想问题,我们家长应该可以读出孩子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那么我们利用自己的语言,或鼓励,或诱导,或将问题转移,而不是争锋相对,擦出摩擦,这样孩子的负面情绪也会很少建立起来。以上可以同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