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墒情

墒情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墒情‌是指农作物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多寡的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干湿程度,受大气、土质、植被等因素影响,在灌溉上有参考价值。墒情的研究对防旱、排水除涝、调节土壤湿度、合理利用水资源、保证农业高产稳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墒情的定义和重要性墒情(soil moisture)是指农作物耕作层土壤含水量多寡的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干湿程度。它受大气、土质、植被等因素影响,在灌溉上有参考价值。墒情的变化直接影响作物的生长和收获,因此研究墒情分布和变化规律,开展墒情预报,对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至关重要。墒情的监测方法墒情的监测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移动式测墒‌:通过便携式仪表在不同采样点进行不定期的测墒,然后经过数理统计分析和地统计分析得到区域内的土壤墒情。‌遥感测墒‌:利用卫星和机载传感器从高空遥感探测地面土壤水分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够同时监测大面积区域的土壤墒情,但由于遥感数据的精度还在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准确度可能不高。‌固定站测墒‌:在目标区域内建立多个固定测墒点并组成土壤墒情监测网,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将各固定站连续测量的土壤墒情数据汇聚到土壤墒情监测中心,然后利用空间插值法得到目标区域内的土壤墒情。不同地区墒情的具体情况例如,陕西省的土壤墒情监测显示,2024年9月下旬以来,全省日照偏少,气温适中,大部地区降水适中,局地偏多。渭北、关中、陕南、陕北土壤相对含水量(0-20cm)平均值分别为69.4%、73.9%、65.2%、65.2%。根据土壤墒情与旱情评价指标判定,渭北、关中、陕南、陕北的土壤墒情整体适宜。

墒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