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一共分为几级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十级
劳动能力鉴定的伤残等级分为十级,从一级到十级,其中一级最重,十级最轻。伤残等级的具体划分标准一级伤残:意识消失,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需要依赖专门设施或他人完全帮助。二级伤残: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活动限于床上或椅子上,不能工作,社会交往极度困难。三级伤残: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要经常有人监护,活动限于室内,职业受限,社会交往困难。四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活动限于居住范围内,职业种类受限,社会交往严重受限。五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活动限于就近范围,需要减轻工作,社会交往贫乏。六级伤残: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活动降低,不能胜任原工作,社会交往狭窄。七级伤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严重受限,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社会交往降低。八级伤残: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部分受限,远距离流动受限,断续工作,社会交往受约束。九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十级伤残:日常活动能力轻度受限,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社会交往能力轻度受限。工伤级别鉴定标准的历史演变工伤级别鉴定标准经历了多次修订。1996年,国家发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GB/T16180-1996),后于2006年和2014年进行了修订,最终形成了当前的《劳动能力鉴定 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