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国画山水技法

国画山水技法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国画山水技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勾勒‌:起笔可以用侧锋或中锋,用笔应当有虚实和轻重变化。一般先画近景再画远景,用墨略干,大石和小石要搭配均匀,聚散有致。画石不宜太方也不宜太圆。‌皴法‌:皴原是指肌肤受冻后破裂的裂纹,表现在山水画中就是山石、峰峦的体积感和质感及种种脉络纹理的方法。皴无定法,古人也不是一张画中只画一种皴法,主要是看如何把对象表现到最贴切为止。常见的皴法有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解索皴、牛毛皴、豆瓣皴等。‌擦染‌:擦主要是增加山石的朦胧感,使画面更加切合实际的表现对象。染是山水画中很重要的一步,可以使画面明暗、主次分明,同时使山石的质感更加丰富。‌点苔‌:这一步是山水画中画龙点睛的一步,可以使山石间前后层次更加分明,还可以作为小树林和小树来充当。整幅画一点苔马上就可以生动起来,更加充满活力。‌设色‌:设色一般以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青绿山水和金碧山水等几种为主。初步完成一幅墨骨作用待干后,就可以上色了。例如浅绛山水设色,先将受光面的块石用赭石(或赭石加墨)烘色,注意上色不是简单的平涂,必须按山石的前后面有深浅变化。‌国画山水的历史背景和基本知识‌:山水国画是中国画特有的画种之一,在魏晋南北朝时已逐渐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形成独立的画科,到唐代已完全成熟。山水画禀爱自然的精华,天地的秀气,表现阴阳、晦冥、昼夜等无穷的妙趣。‌国画山水的创作技巧和步骤‌:‌构图的基本步骤‌:先用墨线勾画出景物的大感觉,构图注意重心。先落墨点出小山丘,一般起笔落墨为有浓淡的湿墨,接下来干笔走线条向外扩张,线条由简到繁、由疏到密;最后加点、擦、皴。注意点擦时变化要多,以中锋点、散锋点、侧锋擦,营造出山村郊外的苍野和自然。‌山石结构与皴法‌:骨法用笔是传统技法中最基本的技法之一,关于绘画用笔的问题。中国画表现山石的基本技法就是皴、擦、渲染。先皴石的外形轮廓以及轮廓以内山石的不平纹理。皴法有许多种类,如披麻皴、斧劈皴、折带皴等,但在实际生活中,山石质地是多种多样的,故而常将多种皴法结合使用。

国画山水技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