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肚菌种植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种植前的准备工作土壤预处理:土壤的预处理是种植成功的关键。针对林地,可施用60kg左右的生石灰以清除害虫并调节土壤酸碱度;针对耕田,可施用90kg左右的草木灰配以60kg左右的生石灰调节土壤酸碱度。在菌种种植前30天开始翻耕土地,将翻好的土壤曝晒10天左右,以消灭土壤中的杂菌及其他有害物质。栽培地选择:选择环境清洁、空气清新、水质无污染的地方,同时应具备水电便利、交通方便、农药残留成分较低的条件。栽培地应避开风口,选择弱碱性至微酸性红、黄、黑砂壤土,并严禁在种植前半年内和栽种全程中使用农药除草与杀虫。种植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要点湿度管理:羊肚菌喜湿,生长环境必须保持湿度。在室外栽培时,冬季尤其是早春,如遇干旱必须适时浇水。温度管理:早春温度在4-16℃之间能刺激羊肚菌子实体的形成,温度变化剧烈会影响子实体的发育。病虫害防治:以预防为主,保持场地环境的清洁卫生。播种前进行场地杀菌杀虫处理,后期如发生虫害,可在子实体长出前喷除虫菊或10%石灰水予以杀灭。搭棚:羊肚菌种植最好采用搭棚的方式,棚面高度为2米,四周用铁丝拉线绷直固定。遮阳网要求加密6针规格,尽量整片覆盖。采收和后续处理适时采收:子实体出土后7-10天成熟,颜色由深灰色变成浅灰色或褐黄色时即可采收。采收后应清理泥土,及时晒干或烘干,装于塑料袋密封保藏。干燥加工:羊肚菌干燥加工时勿弄破菌帽,可利用烤烟房烘干或晒干,勿用柴火烟熏,以免影响质量。按质量分等级后盛装在塑料袋内,置于阴凉、干燥、通风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