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百科问答

计算机发展历史

计算机发展历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

‌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年):电子管计算机时代‌1946年,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问世,这是计算机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一代计算机使用电子管作为逻辑元件,体积庞大、耗电量大、可靠性差、价格昂贵,主要用于科学计算。‌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年):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第二代计算机使用了晶体管,体积减小、耗电量降低、可靠性提高、价格下降、运算速度加快。这一代计算机开始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第三代计算机(1965-1972年):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第三代计算机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体积进一步减小、价格更低、可靠性和运算速度进一步提高。运算速度可达每秒几百万到几千万次,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至今):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这一代计算机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运算速度更快(可达每秒几亿次到几百万亿次)。计算机网络的研究进展迅速,系统软件的发展正在向智能化方向迈进,各种应用软件层出不穷。‌计算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代表机型和应用领域‌:‌第一代计算机‌:ENIAC、EDSAC等,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如高能物理、工程设计、地震预测、气象预报等。‌第二代计算机‌:TRADIC、PDP-8等,开始应用于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领域。‌第三代计算机‌:DEC PDP-8、IBM 360等,广泛应用于文字处理和图形图像处理领域。‌第四代计算机‌:IBM PC、Apple Macintosh等,体积更小、价格更低、可靠性更高,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国在计算机发展中的贡献和成就‌:中国在计算机发展中有显著的贡献。2002年,中国成功制造出首枚高性能通用CPU——龙芯一号,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垄断。此外,中国在计算机应用领域也取得了显著成绩,特别是在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

计算机发展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