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知识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煤炭的基本概念和形成过程煤炭是古代植物遗体在地下经过高温高压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它主要由碳、氢、氧、氮、硫和磷等元素组成,其中碳、氢、氧三者总和约占有机质的95%以上。煤炭的形成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泥炭阶段:古代植物的遗体在缺氧环境中经过微生物的分解和化学反应,形成泥炭。褐煤阶段:泥炭在高温高压下逐渐转变为褐煤。烟煤和无烟煤阶段:褐煤继续演化为烟煤和无烟煤,这个过程称为煤的变质作用。煤的碳化程度越高,其固定碳含量越高,挥发分含量越低。煤炭的分类及其用途褐煤:炭化程度最低的煤种,含水量和腐殖酸较高,适合直接液化。长焰煤:炭化程度最低的烟煤,适用于各种锅炉。不粘煤:在煤层形成初期经过一定程度氧化的低变质烟煤,适用于各种锅炉。弱粘煤:粘结性较弱的低变质烟煤,适用于各种锅炉。气煤:炼焦煤种,加热时产生大量的气体。肥煤:粘结性最强,单独炼焦产出的焦炭耐磨性好。焦煤:粘结性较强,单独炼焦产出的焦炭块度大。瘦煤:粘结性中等,适用于炼焦。煤炭的化学成分及其对环境的影响煤炭燃烧时,碳和氢是产生热量的主要元素,氧是助燃元素。煤炭中的硫在燃烧时大部分被氧化成二氧化硫(SO2),污染大气,危害环境和人类健康。此外,煤炭中还含有少量的有害元素如氟、氯和砷等,这些元素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