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炭疽病,怎么预防
的有关信息介绍如下:炭疽是由细菌(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食草动物,如牛、羊、鹿等。人一般是通过接触感染炭疽的动物及其制品而感染炭疽,如果皮肤接触到这些污染物,炭疽杆菌会通过皮肤上的微小伤口进入人体内,引起皮肤炭疽;如果食用了污染的肉类,可以引起肠炭疽;如果呼吸吸入了含有炭疽杆菌的飞沫或粉尘,可以引起肺炭疽。
管理传染源
对可疑病人要隔离,尤其是肺炭疽患者要及时、就地隔离并报告。分泌物、排泄物及病人用过的敷料、剩余的食物、病室内垃圾,均应烧毁。对可疑病畜、死畜必须同样合理无害化处理。
切断传播途径
对污染的皮毛原料应认真地消毒,后再加工。目前最好的有效消毒药有碘、含氯石灰(漂白粉)、氯胺、环氧乙烷及过氧乙酸等。废水也要定期消毒,废毛要集中处理,严禁乱扔。病死牲畜及其皮毛污染的场所都应消毒。
保护易感者
从事畜牧业和畜产加工的工人及诊治病畜的人员都要熟知本病的预防方法。工作时要有保护工作服、帽、口罩等,严禁吸烟及进食,下班时要清洗、消毒更衣。皮肤受伤后立即用2%碘酊涂擦。密切接触者(尤与肺炭疽)及带菌者可用抗生素预防。
预防接种
我国使用的是“人用皮上划痕炭疽减毒活疫苗”,接种后2天可产生免疫力,可维持1年,在发生疫情时应进行应急接种。应用A16R株炭疽芽孢菌气雾免疫也是安全有效的,吸入量为1亿个菌/人次,血清阳转率为80%以上。关键的预防措施是在流行区接种动物。